標題:
羅馬的資料??做Project
發問:
求羅馬的資料!!!THX!!
- 錢幣估價--唔該
- n81 & 5610
- 1024GB=1_____--(give you 20 point!)@1@
- 321播放器(我搵吾到個網 請教下我)@1@
- 飛輪海所有歌既笛譜
- 我想搵係灣仔,銅鑼灣,天后的賓館,邊間企理--@1@
- No idea!!結婚要點準備呀?!影婚紗相、宴客注意事項有
- 盲人杖邊度買,要曰本果隻喎!
- molarity@1@
- rational & irrational number-)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最佳解答:
古羅馬通常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廷帝國)變為封建制國家,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上古時期 根據傳說,當特洛伊城遭到希臘人進攻的時候,維納斯女神的兒子埃涅阿斯及其追隨者逃出來,沿北非西行穿過迦太基,來到羅馬。 根據現代的研究,意大利半島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到了新石器時代,利古里亞人從非洲經過西班牙,法國來到意大利。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青銅時代,一些講印歐語的部落從多瑙河和喀爾巴千山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其中一支拉丁人進入拉提烏姆平原,約於公元前800年移至後來羅馬城所在地,居於帕拉提烏姆等山丘。與此同時或稍後,薩賓人居於鄰近山丘。其後伊特拉斯坎人也來到這裡。 前8世紀至前6世紀,希臘人向意大利南部移民,並建立城邦。公元前7世紀,以帕拉提烏姆為中心開始部落聯合過程,由單一的拉丁人部落聯合包括薩賓人和伊特拉斯坎人等3個部落組成羅馬人公社。公元前7世紀末至前6世紀末,羅馬人公社處於伊特拉斯坎人的統治之下。此時,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公社到城邦的過渡。前5世紀末,高盧人從阿爾卑斯山以北進入波河平原。這些部族經過長期融合同化,形成了意大利人的祖先。 羅馬王政時代 公元前8世紀至前6世紀史稱王政時代。先後有7個王,氏族部落組織尚完整存在,統治階層包括王、元老院、庫里亞會議(羅馬稱胞族為庫里亞,每10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後為百人隊會議取代)。後來又出現了貴族與平民之分。 第一王羅慕洛在前753年建立羅馬城。前4王是羅馬人公社的軍事首領,後3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公元前6世紀中葉的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改革,標志著羅馬國家的產生。 王政時代最後一位王高傲者塔克文暴虐無道,被憤怒的羅馬人趕走,傳說於公元前509年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 在共和時代的早期,平民與貴族的鬥爭進行了2個世紀。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而掌握國家實權的則是元老院。隨着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佈了十二銅表法,廢除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志著羅馬法的誕生。前326年,取消了債務奴隸制。 羅馬剛建國時,還是一個小國家。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戰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建成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稱霸地中海的大國。 這一時期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會矛盾。公元前2世紀30年代~前1世紀30年代,史稱內戰時代,先後爆發了西西里奴隸起義和斯巴達克起義。形成了破產農民與大地主的鬥爭,無權者與當權者的鬥爭,騎士派與元老派的鬥爭。並且在前133年至前123年期間發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公元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馬略當選為執政官並開始實行軍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無地或少地公民涌入軍隊。 前90年,為了爭取羅馬公民權,意大利人起義,史稱同盟者戰爭。 前82年,貴族派支持的蘇拉率軍佔領羅馬。次年,迫使公民大會選舉他為終身獨裁官,開創了羅馬歷史上軍事獨裁的先例。前60年,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盟,共同控制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政治。前48年, 尤利烏斯·凱撒先後打敗另外兩人,被宣佈為終身獨裁官,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治而招致政敵仇視,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遭貴族派陰謀分子刺殺。 凱撒死後,羅馬內戰又起。前43年,安東尼、李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家5年的合法權力 ,史稱後三頭政治。隨後屋大維將另外兩人打敗,於前27年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政治。共和國宣告滅亡。羅馬從此進入羅馬帝國時代。 羅馬帝國 奧古斯都創建的政治制度,史稱元首制,其實就是共和名義的帝制。他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積極的改革,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並且對外擴張,使帝國北疆達到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 奧古斯都死後,其養子提比略繼位,從此開創了皇位繼承製。從前27年開始到192年這一時期被稱為前期帝國時期,包括3個王朝: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和安東尼王朝。這一時期社會相對穩定。安東尼王朝皇帝圖拉真(98年-117年)在位時,帝國版圖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道幼發拉底河、南有埃及、迦太基,北達萊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經濟空前繁榮。 192年,安東尼王朝最後一位皇帝被殺,羅馬出現了近百年的混亂時期。史學家將193年塞維魯王朝建立,到235年這段時期稱為後期帝國時期。始於安東尼王朝後期的社會、經濟和軍事危機,在公元3世紀達到空前規模,以致一些史家又划出一個三世紀危機時期(193年~ 284年)。這一時期,戰亂頻仍,皇帝更迭頻繁,奴隸和隸農的起義遍及各地,3世紀60年代在高盧開始的巴高達運動,對統治階層的統治造成很大的威脅。 284年,近衛軍長官戴克裡先由軍隊擁立做皇帝,取得帝國政權,改元首製為多米那特製(即君主制),正式採用東方君主的統治形式和禮儀。並實行了許多改革,史稱戴克裡先改革。其後繼者君士坦丁一世廢除四帝共治制,於324年成為唯一君主,皇權得到加強。330年遷都拜占廷,更名君士坦丁堡。313年,頒佈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他死後,戰亂又起。狄奧多西一世曾一度實現帝國的統一。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兩部分。 在西羅馬帝國,經濟不斷出現危機,人口減少,田地荒蕪,城鄉蕭條。410年,西哥德人佔領羅馬。452年,匈奴王阿提拉進兵意大利。455年,汪達爾人再陷羅馬城。先後建立起西哥德王國、汪達爾-阿蘭王國、勃艮第王國和東哥德王國等蠻族國家。476年9月,日耳曼人入侵,其雇佣兵首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位君主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宣告滅亡。 東羅馬帝國一直延續至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它歷經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以及內部的一系列社會變革 ,於7世紀左右進入封建社會。 古羅馬的文化 古羅馬文化在自身的傳統上廣泛吸收東方文明、希臘文化的精華並融合而成。古羅馬建築與雕塑發展迅速,現存的建築有: 羅馬斗獸場 君士坦丁凱旋門 龐培城 萬神廟 古羅馬競技場 到了羅馬,圓形的競技場 (Colosseo) 是必定要到訪的景點,正如到北京遊覽,就一定會到長城一樣。這個古羅馬競技場是羅馬帝國繁盛時期的建築物,極盡奢侈、華麗之能事,亦見證著羅馬帝國的興衰。在千多年後的今天,場地雖已不完整,部份地方亦下陷倒塌,但其攝人心魄的氣勢仍然歷久不衰,可想像當年完整的一座競技場是何等宏偉壯觀。 當時的皇帝 Vespasiano為了興建一座供皇室貴族以及人民欣賞戰士、奴隸、野獸競技的場地,於公元72年下令興建這座橢圓形的建築物。8年後,即公元80年,由他的兒子Titus主持開幕儀式,全國舉行了百日的慶祝活動,共宰殺了近五千頭動物。競技場外形是獨特的圓形,外部主要是磚與火山岩,內部則用了高貴的大理石,極為富麗堂皇。共四層的露天觀眾席可同時容納五萬五千人,包圍著中央的露天表演場,可容納百多名的演出者進行集體表演,這裏亦是上演戰士們互相廝殺、人獸搏鬥的地方。整座劇場共有80個圓拱形的入口,每個入口均刻有數字,讓數萬名觀眾以最短時間,進內就坐。場內的座位分為四層,皇帝與貴族的席位是在第一層,其它的各層均開放給市民。 拉丁文字母成為許多民族創造文字的基礎。羅馬法和法學對世界各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凱撒 、西塞羅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等人為代表的羅馬詩歌,是世界各國學者研討的對象。在羅馬帝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基督教,給整個人類特別是歐洲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羅馬式建築 著名歷史學家塔西佗著有《編年史》、《歷史》、《日耳曼尼亞志》等不朽著作;李維著有《羅馬史》。曾經擔任羅馬帝國埃及總督的阿庇安也著有著名的《羅馬史》。同時,凱撒大帝本人也著有《高盧戰記》等一系列以第三人稱描述的戰記。哲學家盧克萊修著作的《論物性》是流傳至今唯一闡述古代原子論的著作,著名學者老普林尼所寫的《自然史》是研究古羅馬科技史的重要文獻。 大致說來,羅馬式建築最重要的特徵是教堂內部拱頂的結構,以及教堂的平面設計。它採用早期基督教長方形會堂(basilica)式的設計,但並非使用木造的屋頂天花板,取而代之的是用厚重的石材,以桶形拱頂(barrel vault)及交叉拱頂(groin vault)的建築結構,為教堂內部帶來新的景觀。從平面設計圖來看,羅馬式建築的教堂多呈「拉丁十字架」(Latin cross)的形狀,與早期拜占庭式的建築很不一樣。羅馬式建築分布的地區遍及西歐,從西班牙北部到英格蘭、法國到德國、義大利北部,各地區所表現出來的風味不盡相同,其中以法國地區最為豐富也最具有創造力。
其他解答:0D7DAC4E7B8CAAC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