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
有關香港歷史(急)
發問:
我想問香港係英治時期人民既生活....經濟...etc.... 總之有關英治時期都要......唔謝快....急要
最佳解答:
香港歷史資料: 香港,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與澳門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轄兩個特別行政區。它由位於珠江口、南中國海上的香港島,與中國大陸連接的九龍半島和新界地區,以及附近的262個小島組成[1]。東北部東平洲以北海域及北部深圳河對岸是廣東省的深圳市;水域以南是廣東省珠海市的萬山群島。香港自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214年),秦朝派軍平定百越,置南海郡起,除了數次分裂時期外,皆為中原皇朝領土,直至1842年至1898年間因戰敗被清朝政府分批割讓及租借予英國,至1997年7月1日香港結束殖民統治,整體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 根據中英兩國所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諾執行「一國兩制」政策;主權移交後50年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施,香港將享受到除外交和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 歷史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在香港居住。在新界和大嶼山不少地方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類聚居的遺址。唐朝開元廿四年,香港屬於循州。設立屯門軍鎮[2],派員2000駐守來保護海上貿易。當時軍隊屯駐在今天的屯門,該區因而得名。及由於大步一帶海面盛產珍珠,南漢劉氏遂於963年設官辦珠場,稱為媚川都,宋太祖趙匡胤滅南漢後明令禁止官方採珠。至元朝曾復採官珠,但受到士紳反對,不久又再次停辦。明清兩朝採珠事業時禁時馳,但仍不能回復至五代十國時的昌盛。 香港自唐朝至清朝康熙元年,即1662年止,香港的瀝源,大奚山沙螺灣的土壤適合牙香樹生長,所以種香及產香也慢慢發展起來,據考證明朝時由東莞南部、新安全境(包括香港)所有香樹製品皆用木箱裝好,經陸路運至尖沙頭的香埗頭(運香樹製品碼頭)用小艇到石排灣,再用俗稱大眼雞的艚船至廣州,再用陸路經南雄,越大庾嶺,過贛江至九江市,再沿長江輸往蘇杭銷售。1662年清朝為防犯沿海居民接濟及明朝遺臣鄭成功反攻,遂下遷海令,使種香及產香大受打擊,即使1669年(康熙八年)復界,亦難復舊觀。 香港海岸線漫長,故香港多處皆適宜興建鹽場。971年(北宋開寶四年)於現時九龍灣一帶設立官富場並派鹽官駐守,負責產鹽及統籌各小型鹽場。1183年(南宋孝宗淳熙10年5月29日)大奚山的私鹽被禁引起公元1197年(南宋寧宗慶元3年)大奚山發生騷亂。南宋末年,兩位小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宋帝昺趙昺被元朝軍隊逼迫逃到香港,據說曾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人稱該處為宋王臺。後來宋帝昺在梅蔚登基,因元軍追趕,遂經淺灣循海路西渡前往新會。但當船隻駛至今日廣東新會崖門時,被元軍趕到,陸秀夫於是背負8歲的趙昺跳海而死。 公元1514年(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達並攻佔屯門,遂於1521年(正德十六年)中葡戰爭爆發,戰役持續了四十天,葡軍陷入苦戰,但仍未肯撤退更於6月27日增派兩艘軍艦從馬六甲趕來增援,仍無法挽回敗局。最後,他們決定把剩下的士兵集中到三艘軍艦上,準備突圍。9月8日早上,三艦試圖天黑突圍,不幸遇上中國的戰船,雙方又發生了激戰,葡軍寡不敵眾,陷入了絕境。不久,海上颳起了風暴,敵艦因船體大,乘風逃脫,狼狽返回馬六甲。但葡軍不甘心失敗,翌年四月,再派出由四艘軍艦組成的艦隊,路上又增加了兩艘,企圖重新佔領屯門,於7月10日進犯中國海區。8月,兩軍在大奚山茜草灣附近對峙。由於中國海防實力已大大加強,此戰從茜草灣海面一直打到了哨州[3]海面,中國海軍繳獲敵艦兩艘,生擒艦長於都盧等官兵四十二人,斬首三十五人,明軍大獲全勝。 清代香港屬新安縣管轄。清廷為防沿海居民接濟明朝遺臣鄭成功,遂於1662年(康熙元年)下令遷海,沿海居民須向內陸遷徙五十里,使居民家園盡失。加上實施海禁,香港本區受嚴重影響。遷海後漁鹽業廢置、田園荒蕪,沿海居民深受遷海之苦,廣東巡撫王來任、廣東總督周有德請求復界。1669年(康熙8年)朝廷終允復界,本區居民陸續遷回。因此新界五族[4]於上水設立報德祠[5]恭奉兩公該祠及鄧族於錦田設立周王二公祠內設周王二公書院並每十年打醮一次以作答謝。 英治時期 1841年1月琦善與義律在清廷與英國政府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並於1月20日由義律發出《給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中,宣稱他和琦善之間『達成了初步協議』[7],其中包含『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並於1月26日於香港島北岸的水坑口登陸。但由於清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穿鼻草約》的存在,但英國軍方並沒有撤出香港島。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大英帝國打敗,並於翌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才正式割讓與英國。1860年清廷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但九龍砦城除外,租期99年。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讓,形成了今日香港的邊界。 中華民國建立以後,國民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條約。無奈國力不繼亦因北伐及清黨的事情使國家政府無閒考慮取回香港的主權。但是,當時香港政府仍然開放中港邊境,兩地市民依然可以自由來往。當時不少香港人為了建設國家,除了捐錢回國以外,更身體力行的加入國民政府裡工作。前國民政府外交部長伍廷芳就是當時香港的名流。 抗日期間 抗日戰爭爆發,日軍在1938年登陸廣東,並迅速佔領與香港為鄰的廣州及附近地區並派間諜潛入香港調查英軍的佈防位置。香港的華人支持抗戰,出錢出力,日本軍政府為此表現不滿,曾多次向英國的領事抗議。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數小時後,同時進攻馬來亞及越過深圳河侵佔香港。其間日本和加拿大及英印軍發生多場激烈戰事。12月25日,由於駐港英軍戰力不足,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宣佈嚮日本投降,開始了香港3年零8個月的日治時期。期間,日本人為方便統治,多次將港人遷回中國大陸,使戰後人口驟降一百萬。除此以外日本於戰時實行糧食配給及強行以日本軍票兌換港元及為求增加港元發行量,還強迫當時3家發鈔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及有利銀行的經理在印製完成的港幣上簽字,發行約1億元沒有額外支持的紙幣,故這些港幣又被稱為「迫簽紙幣」。 抗戰勝利及國共內戰 抗戰勝利以後,英國國旗再次在香港總督府內升起。當時因國共內戰再次展開,中華民國政府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公道。後繼的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後,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國民政府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1950年,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而後來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韓戰與西方世界交惡,被西方國家禁運,使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況的唯一窗口。 1956年10月,九龍半島深水埗區發生右派工會暴亂,中華民國政府的情報人員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中國大陸及受到同年11月於澳門的騷亂,迫使澳葡當局妥協的剌激,紅衛兵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後來左派公然響應國內造反派的號召,在香港多處策動暴亂。當時在香港街頭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菠蘿」[8],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其間有若干市民被真的炸彈及其他方法殺害。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以「長期利用、充分打算」的方針,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使這一件事情得以平息。 經濟起飛 經歷過1960年代末的暴動,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了政策方針,開始諮詢華人的意見,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減少危害英國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1970年代中香港地鐵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開始實施九年免費及強迫教育,並進一步擴展公共房屋計劃,如十年建屋計劃及居者有其屋計劃,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使香港於1980年代初成為世界著名的「亞洲四小龍」[9]之一。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香港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拒絕。不過在1970年代末,「香港前途問題」已成為中英兩國正式議題,但誰先提出轉移香港政權,外界一直眾說紛紜;但不論誰先提出,香港前途問題為中英兩國,揭開了近20年爭拗的序幕。 香港在1970年代末至1997年20年來的經濟起飛,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於1978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11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一條戰略決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這個決策的成效之一便是改變了中國長期以來對外封閉的情況,香港繼續發揮中介人本領而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時期。
其他解答:
有關香港歷史(急)
發問:
我想問香港係英治時期人民既生活....經濟...etc.... 總之有關英治時期都要......唔謝快....急要
最佳解答:
香港歷史資料: 香港,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與澳門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轄兩個特別行政區。它由位於珠江口、南中國海上的香港島,與中國大陸連接的九龍半島和新界地區,以及附近的262個小島組成[1]。東北部東平洲以北海域及北部深圳河對岸是廣東省的深圳市;水域以南是廣東省珠海市的萬山群島。香港自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214年),秦朝派軍平定百越,置南海郡起,除了數次分裂時期外,皆為中原皇朝領土,直至1842年至1898年間因戰敗被清朝政府分批割讓及租借予英國,至1997年7月1日香港結束殖民統治,整體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 根據中英兩國所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諾執行「一國兩制」政策;主權移交後50年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施,香港將享受到除外交和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 歷史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在香港居住。在新界和大嶼山不少地方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類聚居的遺址。唐朝開元廿四年,香港屬於循州。設立屯門軍鎮[2],派員2000駐守來保護海上貿易。當時軍隊屯駐在今天的屯門,該區因而得名。及由於大步一帶海面盛產珍珠,南漢劉氏遂於963年設官辦珠場,稱為媚川都,宋太祖趙匡胤滅南漢後明令禁止官方採珠。至元朝曾復採官珠,但受到士紳反對,不久又再次停辦。明清兩朝採珠事業時禁時馳,但仍不能回復至五代十國時的昌盛。 香港自唐朝至清朝康熙元年,即1662年止,香港的瀝源,大奚山沙螺灣的土壤適合牙香樹生長,所以種香及產香也慢慢發展起來,據考證明朝時由東莞南部、新安全境(包括香港)所有香樹製品皆用木箱裝好,經陸路運至尖沙頭的香埗頭(運香樹製品碼頭)用小艇到石排灣,再用俗稱大眼雞的艚船至廣州,再用陸路經南雄,越大庾嶺,過贛江至九江市,再沿長江輸往蘇杭銷售。1662年清朝為防犯沿海居民接濟及明朝遺臣鄭成功反攻,遂下遷海令,使種香及產香大受打擊,即使1669年(康熙八年)復界,亦難復舊觀。 香港海岸線漫長,故香港多處皆適宜興建鹽場。971年(北宋開寶四年)於現時九龍灣一帶設立官富場並派鹽官駐守,負責產鹽及統籌各小型鹽場。1183年(南宋孝宗淳熙10年5月29日)大奚山的私鹽被禁引起公元1197年(南宋寧宗慶元3年)大奚山發生騷亂。南宋末年,兩位小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宋帝昺趙昺被元朝軍隊逼迫逃到香港,據說曾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人稱該處為宋王臺。後來宋帝昺在梅蔚登基,因元軍追趕,遂經淺灣循海路西渡前往新會。但當船隻駛至今日廣東新會崖門時,被元軍趕到,陸秀夫於是背負8歲的趙昺跳海而死。 公元1514年(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達並攻佔屯門,遂於1521年(正德十六年)中葡戰爭爆發,戰役持續了四十天,葡軍陷入苦戰,但仍未肯撤退更於6月27日增派兩艘軍艦從馬六甲趕來增援,仍無法挽回敗局。最後,他們決定把剩下的士兵集中到三艘軍艦上,準備突圍。9月8日早上,三艦試圖天黑突圍,不幸遇上中國的戰船,雙方又發生了激戰,葡軍寡不敵眾,陷入了絕境。不久,海上颳起了風暴,敵艦因船體大,乘風逃脫,狼狽返回馬六甲。但葡軍不甘心失敗,翌年四月,再派出由四艘軍艦組成的艦隊,路上又增加了兩艘,企圖重新佔領屯門,於7月10日進犯中國海區。8月,兩軍在大奚山茜草灣附近對峙。由於中國海防實力已大大加強,此戰從茜草灣海面一直打到了哨州[3]海面,中國海軍繳獲敵艦兩艘,生擒艦長於都盧等官兵四十二人,斬首三十五人,明軍大獲全勝。 清代香港屬新安縣管轄。清廷為防沿海居民接濟明朝遺臣鄭成功,遂於1662年(康熙元年)下令遷海,沿海居民須向內陸遷徙五十里,使居民家園盡失。加上實施海禁,香港本區受嚴重影響。遷海後漁鹽業廢置、田園荒蕪,沿海居民深受遷海之苦,廣東巡撫王來任、廣東總督周有德請求復界。1669年(康熙8年)朝廷終允復界,本區居民陸續遷回。因此新界五族[4]於上水設立報德祠[5]恭奉兩公該祠及鄧族於錦田設立周王二公祠內設周王二公書院並每十年打醮一次以作答謝。 英治時期 1841年1月琦善與義律在清廷與英國政府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並於1月20日由義律發出《給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中,宣稱他和琦善之間『達成了初步協議』[7],其中包含『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並於1月26日於香港島北岸的水坑口登陸。但由於清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穿鼻草約》的存在,但英國軍方並沒有撤出香港島。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大英帝國打敗,並於翌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才正式割讓與英國。1860年清廷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但九龍砦城除外,租期99年。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讓,形成了今日香港的邊界。 中華民國建立以後,國民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條約。無奈國力不繼亦因北伐及清黨的事情使國家政府無閒考慮取回香港的主權。但是,當時香港政府仍然開放中港邊境,兩地市民依然可以自由來往。當時不少香港人為了建設國家,除了捐錢回國以外,更身體力行的加入國民政府裡工作。前國民政府外交部長伍廷芳就是當時香港的名流。 抗日期間 抗日戰爭爆發,日軍在1938年登陸廣東,並迅速佔領與香港為鄰的廣州及附近地區並派間諜潛入香港調查英軍的佈防位置。香港的華人支持抗戰,出錢出力,日本軍政府為此表現不滿,曾多次向英國的領事抗議。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數小時後,同時進攻馬來亞及越過深圳河侵佔香港。其間日本和加拿大及英印軍發生多場激烈戰事。12月25日,由於駐港英軍戰力不足,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宣佈嚮日本投降,開始了香港3年零8個月的日治時期。期間,日本人為方便統治,多次將港人遷回中國大陸,使戰後人口驟降一百萬。除此以外日本於戰時實行糧食配給及強行以日本軍票兌換港元及為求增加港元發行量,還強迫當時3家發鈔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及有利銀行的經理在印製完成的港幣上簽字,發行約1億元沒有額外支持的紙幣,故這些港幣又被稱為「迫簽紙幣」。 抗戰勝利及國共內戰 抗戰勝利以後,英國國旗再次在香港總督府內升起。當時因國共內戰再次展開,中華民國政府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公道。後繼的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後,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國民政府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1950年,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而後來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韓戰與西方世界交惡,被西方國家禁運,使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況的唯一窗口。 1956年10月,九龍半島深水埗區發生右派工會暴亂,中華民國政府的情報人員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中國大陸及受到同年11月於澳門的騷亂,迫使澳葡當局妥協的剌激,紅衛兵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後來左派公然響應國內造反派的號召,在香港多處策動暴亂。當時在香港街頭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菠蘿」[8],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其間有若干市民被真的炸彈及其他方法殺害。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以「長期利用、充分打算」的方針,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使這一件事情得以平息。 經濟起飛 經歷過1960年代末的暴動,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了政策方針,開始諮詢華人的意見,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減少危害英國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1970年代中香港地鐵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開始實施九年免費及強迫教育,並進一步擴展公共房屋計劃,如十年建屋計劃及居者有其屋計劃,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使香港於1980年代初成為世界著名的「亞洲四小龍」[9]之一。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香港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拒絕。不過在1970年代末,「香港前途問題」已成為中英兩國正式議題,但誰先提出轉移香港政權,外界一直眾說紛紜;但不論誰先提出,香港前途問題為中英兩國,揭開了近20年爭拗的序幕。 香港在1970年代末至1997年20年來的經濟起飛,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於1978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11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一條戰略決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這個決策的成效之一便是改變了中國長期以來對外封閉的情況,香港繼續發揮中介人本領而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時期。
其他解答:
- ~~數論一問~~
- 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
- 今日要知道~~請問大埔如何去黃竹坑道46號新興工業大廈--
- 有無人識計呀....教下我
- 幫縮細衣幅圖117×220 SO又吾可改變原本較果
- 關於那裡有得看英文地圖!!
- 請問一下如何從台塑六輕廠撘車到中壢火車站-急~
- HP電腦reinstall Windows後無聲!!!
- 想唱韓文K歌!!!
- 急買拉丁舞鞋.. pls help..!!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香港開埠初期歷史和香港20世紀初歷史: 1915年香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香港發展成為與南中國貿易的轉口港。香港人口穩步增加,市區面積亦按此增大。1876年香港人口14萬人,至1914年已增至50萬人。隨著城市發展,香港一路增設各種現代市政建設,例如電車、火車、煤氣、電力、電報等等設施一一在香港出現。 1912年,總督盧吉 (Lugard) 為抗衡德國在上海辦同濟大學,以「為中國而立」為名,向廣東士紳募集經費,成立香港大學,為香港培養技術人材。 香港亦是新思想傳入中國的窗戶之一。在1949年以前,中港兩地市民可以自由來往。在香港不少華人學習到西洋知識。部份香港年青人受西方教育,因而接受了西方的現代思想。他們對改變中國政治、社會現狀提出了各種不同的主張;在香港發表言論以至付諸實際行動。香港的華人在1887年已提出清廷的洋務運動不足自強,是維新運動的先驅。1890年代中起,主張推翻滿清的革命思想亦在香港的華人青年中出現,各種革命組織在香港秘密成立,並且多次在南中國發動革命。到辛亥革命以後,香港仍然影響中國政局;國民政府成立之初,有香港人捐錢資助北伐,有些更加入國民政府裡工作。前國民政府外長伍廷芳就是當時香港的名流。在國共合作期間,廣州國民政府曾發動針對英國的省港大罷工,對香港實行封鎖。1927年國民黨清共,部份共產黨員逃亡香港秘密集會、辦報支持共產黨運動。港英政府曾一度與國民黨合作,將到港的共產黨遣回中國。此後,國共兩黨也在香港暗自做情報工作。港英政府對此採取容忍態度,卻絕不容許這些人影響英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故政治審查報章、電台節目,例如二戰前有些敏感的報紙內容。 香港保衛戰和香港日治時期: 香港在英國統治下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軍佔領時中斷。 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即展開對中國的侵略。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在大亞灣登陸,並迅速攻佔廣州及鄰近地區,之後南下至深圳河北岸,與英軍為界。大量難民逃到香港,香港人口由1931年的八十七萬九千,增至1941年的一百六十四萬。由於香港的華人亦有為中國的戰事,出錢或出力對抗日本。日本對此感到不滿,曾多次向香港政府抗議香港華人的反日行為。 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當天,即民國30年(1941年)香港當地時間 12月8日由酒井隆指揮從深圳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有英國、加拿大、印度士兵和香港義勇軍。日軍不單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在開戰的首天便取得制空權。英軍和印軍撤退到醉酒灣防線,然後撤出九龍半島。英軍和渡海後的日軍繼續激戰。最終英軍失去了唯一的水塘 (香港對水庫的稱呼)。加拿大兵團在戰事中負責扼守從市區通往港島南部的黃泥涌峽要道。 日治時期,香港在經濟、民生等方面皆受摧折。經濟上,日軍強迫香港市民以港幣及法幣(國民政府貨幣)兌換日本軍票,到了戰後所有的軍票都不獲承認而變成廢紙。戰時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大幅下降,香港的經濟陷入低谷。日本又在香港實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香港的街道地區亦被改成日文。由於食品及其他物資嚴重不足,加上日軍在香港實行疏散政策,鼓勵或強迫市民離開香港;戰後香港的居民人數大減至七十萬左右。1943年和1944年的日治後期,更出現人吃人事件。 香港重光、香港1950年代、香港1960年代和香港1970年代: 香港政府徽章(1959年至1997年)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抗戰勝利以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一度在聯合國上要求收回香港,但礙於當時國共內戰已經開始,國民政府又沒取得美國支持,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香港。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與英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支持中華民國的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承認共產中國政權。1950年,英國承認位於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繼續承認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是蘇聯以後第一個承認新政權的歐美國家。 因國民黨政權被推翻,數以萬計的人從大陸逃到香港。香港人口由1947年的180萬,增加至1951年的220萬。新移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更重要的是把技術和資金都帶來香港。因共產黨推行鎖國政策,不少外國公司把辦事處從上海搬到香港。這些都為香港經濟迅速發展創造條件;香港搖身一變成為製造業中心。1956年10月10日,右派工會策動大規模破壞活動,連日搗亂300多家左派報館、學校、工廠、商店、工會,並放火焚燒商店、推翻汽車封鎖道路導致交通癱瘓,暴徒並四齣搶掠導致300人死傷,稱「雙十暴動」,港督葛量洪派遣軍警搜捕暴徒才告平息。國民政府的情報人員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 不過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孕育了社會問題。六十年代,不少青少年相信共產主義。1967年,在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影響下,一場香港的勞資糾紛演化成暴動。香港商業電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林彬因公開批評暴動而被縱火謀殺身亡。香港街頭被暴徒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土製炸彈,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許多人移民英國,經濟一片蕭條。而深圳方面的紅衛兵亦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並與沙頭角的香港警察發生鎗戰。後來中國的總理周恩來,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這事件方逐漸平息。(參看:六七暴動) 暴動過後,港英政府意識到要改善民生,緩和社會矛盾。港督麥理浩在任內推行多項措施。最主要的是推行廉價出租公屋、出售「居屋」政策,使低下階層逐漸由山邊寮屋搬至公屋,改善生活環境。另外,麥理浩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 (ICAC)打擊政府內嚴重的貪污問題。部份警員曾因為廉政公署的嚴厲行動而一度以行動對抗。後來政府宣佈對特定日期前的警員貪污行為不予追究,事件方為平息。政府打擊貪污取得可觀的成就,使香港成為最廉潔的社會之一。政府亦推行「九年免費強迫教育」、大學生資助計劃、廉價和優質醫療等,使香港步入現代化城市之列。再加上經濟迅速增長,香港與台灣、新加坡和南韓四個地方並列「亞洲四小龍」。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港英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揭開了中英兩國就香港主權移交問題達20年爭拗的序幕。 香港1980年代和香港1990年代: 隨著中國大陸在八十年代的經濟開放,加上本地工資上升,香港的製造業逐漸北移。香港逐步轉變為以商業及旅遊為主的城市。香港在人均壽命、識字率及人均收入等各項社會經濟指標皆擁有驕人成績,足證香港在20世紀最後40年所獲得的成就,但主權前途問題卻亟待解決。1980年代初,新界租約將於十多年後屆滿,最初英國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但英國人仍保留治權。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開始時亦支持有關建議。傳統英國資金的商業力量,如匯豐銀行、怡和洋行,亦曾參與遊說工作。當時的商界年青領袖李鵬飛曾率領當時香港的工商界精英組成「年青才俊團」亦前往北京提出有關建議,但遭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否定。中國堅持英國對香港沒有主權,只有治權;而且中國不單要收回新界,更認為把香港島和九龍割讓的是「不平等條約」的產物,必須整體收回香港;但承諾保障香港人「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權利。 事實上,在十年前的1972年11月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決議案,認可了中國對香港的立場和要求。根據一封在1972年3月給聯合國反殖民小組主席的信件,中國常駐代表黃華表示,香港及澳門屬於被英國及葡萄牙佔領的中國領土。解決香港及澳門問題是中國主權內的事務,而不屬於一般的殖民地問題。他同時表示,中國在適當時候將使用和平手段解決香港及澳門問題。在此之前香港及澳門應保持現狀。 鄧小平認為香港的自由經濟體系不同於內地的社會主義體制,立即融合對雙方均無好處,故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辦法,在收回主權的同時,容許香港(和澳門)擁有獨立的經濟及政治制度,即所謂「高度自治」。他同時希望能藉此辦法解決台灣問題。 在1984年至1997年之間,香港銳化成為全亞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香港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全球排十名以內,但巨大的財富卻未能掩蓋香港人對未來政權更替的憂慮。總體上西方國家,如澳洲、加拿大、新加坡和美國是最熱門的移民目的地,當中溫哥華是大多數香港移民的首選,並因此使得當地的列治文得到「小香港」或「新唐人街」的外號。此外,多倫多、雪梨、奧克蘭及新加坡等地都有很多香港移民。這些移民一方面使當地經濟發展突然加速,而另一方面,亦從香港帶走了大量資金及人材。這個移民潮一直到主權歸還前一至兩年,隨著西方經濟,特別是加拿大、澳洲出現衰退,香港移民潮後勁不繼,反而出現人才迴流現象。 hope can help youE2A5F59BAA12C031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